前篇提到下游的美麗村莊因河裡淤泥,導致村莊萎縮,植物枯乾。
如果大家有仔細留意的話,其實可以找到很多對應身體的比喻。看看你能找到多少個比喻?
還記得早前提及過軟組織的創傷嗎?首先損傷部位會因為疼痛保護機制而引發攣縮,血液無法藉由正常循環提供患部修復所需要的氧氣,就像河水不能正常流入村莊一樣。
而軟組織會因小範圍的撕裂(micro-trauma),立即觸動人體自我修復機制,產生疤痕組織(scar tissue)來替代原本損壞的膿傷組織,這些疤痕組織會與周邊健康組織黏連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引起疼痛,就像不斷地用泥沙堵住河流,令問題加劇。
大多數的人認為,體內組織的損傷往往伴隨著炎症(紅腫熱痛)的消失而完全康復,其實明顯這是不正確的觀念。而所謂的「疤痕」,其功能絕不可能像原來健康的組織好,只要想想皮膚上的疤痕,令無數愛美人士認為有多難看,多困擾,就知道了。
疤痕組織若發生於肌肉筋膜(Fascia),肌肉收縮能力就會受到影響、延展性也會不足,無法完全放鬆,活動時導致機能障礙;疤痕組織若位於肌腱(tendon),即所謂的慢性肌腱炎,容易引起疼痛、無力現象;發生在神經,則有可能提高神經張力甚至引發類似神經受到壓迫的酸麻症狀。疤痕組織生成的範圍或許並不是很大,但卻往往可以影響到整塊大肌肉活動時的表現,相信有職業勞損的患者並不陌生。
一般人對於體內黏連的疤痕組織是無法自己感受得到的,但有經驗的手法治療師卻可以透過觸診清楚地診斷出來。
否則,就會像故事中的村長
* 不斷種植(比喻按摩推拿,推按十年廿年還是老模樣)
* 換走泥土(比喻在關節注入軟膠,身體排斥比以前更痛苦;或用手術把有問題組織換上人工物料,人工物料無再生能力,要在有生之年不斷開刀)
* 科學家研究新品種植物(比喻不斷研製新藥,終身以藥佐飯,藥不離身)。
問題找出了,要如何處理呢?這個河床要如何挖呢?明天介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