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/08/2021

急症室的出路



醫生救死扶傷的形像深入民心。在複雜的人體結構上,運用最頂尖的科技,把只能活一次的寶貴性命、無數人心中的經濟/精神支柱,奇蹟般送還給絕望的百姓。這一段又一段鮮活的有血有淚的真實故事,將冰冷的「高端」和熾熱的「感動」完美結合,成功地在香港過去100年中不住地被西方醫學努力地編寫著。

西醫的光境

然而,社會進入安定繁榮的狀態,急病或重傷的機率大大降低,但西醫(現代醫學)對抗式治療,已根深蒂固地在民間建立了權威性不可動搖的地位,讓普羅大眾習慣性地倚賴了西醫,把保健延壽的期望錯放,從急症室被濫用的情況可見一斑。根據近年政府財政預算案文件可見,急症室就診人次每年約220萬,而第IV/V類別非急症病人人次,均佔超過60%。

中醫的抬頭

雖然事實如此,但經過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一役,「西醫是唯一選擇」的觀念好像開始被搖撼。世界衛生組織也大力提倡傳統醫學,大家才驚覺在對抗式治療中的佼佼者——抗生素,原來並非萬靈丹。屬於華人界的傳統醫學領軍——中醫,在這形勢下,歷世歷代的智慧光芒才慢慢被重視起來。

遠水救「急」火

可是,現在人類健康所面對的威脅,在工業革命時代後短短200年間,已經與中國古代數千年來累積的經驗已截然不同。原因是種種新型的污染問題,更需要迫切地打破傳統的限制:以歷代古人對人體深厚的認知所歸納總結出的智慧為根本,再在臨床上加添系統科學的整理、生命科技最新的探索和發現,才能在數千年來萬變不離其宗的人類體質上,更高速地應對加劇變壞的環境。因此,「自然醫學」回歸自然、回歸創造的本質,才能在未來讓人類健康再上一層台階。而這種在急症室甚至醫院以外下的功夫,看似遠水救不了近火,其實才是香港醫療唯一的出路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