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以為自己肥,怎知運動節食後,該減的没有減,不該脹的仍然脹;有人不覺自己肥,因聽信謠言是水腫,常常去「通淋巴」,一年花了6位數字也半磅不減。
坊間有太多資訊,我也不喜歡用所謂「秘方」妄想可以套在所有人身上。或許那些方法,80%的人用了確實有功效,但對於其餘20%的人,就算不傷害身體,也浪費了心力時間,對於自我尋求保健的意向肯定有損害。因此我傾向每人都要認識自己的身體,把資源用在刀刃上。好像理財一樣,如果你没看管好大致的支出收入,錢永遠也不會留得住。至於是否需要如管錢般注意到一分一毫,在飲食運動上控制到每個卡路里的攝取或消耗,那就没有必要,除非有心要鑽研成專家,否則累死自己,煩死別人的大有人在。應該没有人想在得到健康後發現自己眾叛親離吧?!
開場白太長,只為不想大家盲從方法,因為就如各種投資工具風險再大,都不及用工具的自己風險最大。先了解自己才是風險管理的核心。言歸正傳,那肥腫如何分呢?
簡單來說,脂肪一般都掐得起,除非在腹部被內臟脂肪和宿便撐實了,否則都是較軟的,這是「肥」;水腫是淋巴循環不好,皮膚有時會被撐得很光滑,用手指戳出一個坑後不會立刻回復彈性的就是「腫」。「肥」「腫」也不是很難分嘛!
不過身體很多時都不會只出現一種情況,不同部位也會出現不同比例的「肥/腫」,而很多時最麻煩的不是外觀問題,而是贅肉附近部位會有疼痛現象,嚴重時輕撫也會像刀割般感覺。原因是很多時血液循環已堵塞至靜脈曲張,没有足夠氧氣進入,周圍肌肉長期在缺乏資源的疲勞狀態,不痛才怪!如果你發現在腰、腿、手臂、胸背的贅肉上發現有白色或啡色像虎皮的斑紋,而輕捏有刺痛感,你可能在脂肪下面已穩藏著曲張的靜脈!但不用擔心,只要拉筋促進指定部位血液循環,加上有效運動和健康飲食減少贅肉,血管就可以重新修補、回復正常!
那如何才是正確的拉筋、有效的運動和健康的飲食?下次再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