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/04/2019

不把人當「人」了?!

「人權」在這個世代已經不陌生,為生存在極權國家的人民帶來出路和盼望之餘,也為生活在自由國度的我們帶來煩惱和威脅。之所以如此兩極,問題不在「權」字上面,而是眾所周知,有「人」就有「問題」,尤其是其需要被放大了的「人」。暫不討論這些被污染後的「人權」,純綷從本意上看,總的是為了重視「人」,看重「人」是世上最重要的生物。這確實是好的,是原則上與聖經相符的理念。可是在主流的醫療觀念上卻產生了嚴重的誤差。

「人」的定義

原因是:「人」是由靈、魂、體所組成的獨特創造物。首先這個定義已經不是普世所認同的觀念,即或認同,各自在認知程度和處理手法上也迴然不同。特別在香港的醫療系統中分科分系的情況,確實讓「病」的本質闡釋得更細緻,但宏觀上對「人」的理解和處理卻顧此失彼。單論生物學上的保護和心理學上的關注,兩者間已涇渭分明:為穩定情緒不惜傷身用藥(理由:無辨法,藥物總有副作用),為清除疾病卻會輕忽情緒(理由:病係同情緒有關,不過要去睇另一科)。這明顯是過份看重「人」短視的需要作為導向來應付的結果。那如何才能兩全其美,甚至三(靈魂體)全其美呢?

不要看「病」

真鈔和假鈔如何分辨,相信正常智力的人都明白只要熟知真鈔的所有特徵,應該就能輕易判定。道理粗淺易明,但奇怪的是,這個想當然的原理卻無法運用在人體健康上。疾病的狀態就像假鈔一樣,日新月異,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正如你永遠無法猜到罪犯如何改進偽冒的技術。病症亦在進化,科研化驗也無法理解透徹世上所有案例。可是「健康人類」的體質結構在歷史上卻無大分別,所以很多所謂的醫學奇蹟,其實只是人體剛好將那些與健康體質偏離了的部份調正,「病」就自然消失了。這個方法,不單沒有任何破壞性,甚至必定要顧全大局才能做到。所以想要健康的話,要改變觀念,不要再看「病」了,越看越病,記得以後要看「健康」。

「人」是傑作

除此以外,有一個更大的謬誤,就是忘記了人不是機器,是會自我修復的生物。我從來都推崇外科手術如何救死扶傷,所以問題不在方法,而是理念。不知道是那一方的責任,總之病人不到維生指數出現問題都認為自己是健康,任由自己生活放縱失控;而醫生又在病人未到生死存亡的關頭,能切的切、能換的換,切換到盡就一世用藥,不單不信任人體能自我復元,還直接剝奪了這個能力。上帝賜給我們的這副身體在科技角度看,到如今都是超前的頂尖傑作。因此請大家在決定要以狗尾續貂前,先確保自己已給予患處足夠的「自力更生」機會,記住自己是「人」,零件是給死物用的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